摘要: 檬果為臺灣重要果樹之一,近年來於採收後果實上發生嚴重之果腐病。為了瞭解其發生情形及病原菌種類,本研究於2009-2011年在臺灣三個主要檬果產區(枋山、玉井及官田)進行果腐病害調查及病原分離,結果顯示其病害發生率自18.7%至58.1%不等,其中官田地區之發生率更高於玉井及枋山地區。自果腐病斑所分離之病原菌經以形態特性及iTS,β-tubulin(TUB)與EF1-α等基因之序列鑑定後,共發現四種葡萄座腔菌科病原菌,包括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Neofusicoccum mangiferae, N. parvum及Fusicoccum aesculi。不論是直接接種或先製造傷口再接種,這四種病原菌都可成功感染檬果果實,顯示其均具有病原性,而且L. theobromae之致病力較其它三種病原菌還強。當以生長於檬果樹之未成熟果實進行接種試驗時,發現不需製造傷口,病原菌之分生胞子即可直接感染果實,而且採收之果實在成熟後也會出現果腐病斑。本研究證明檬果果腐病乃由L. theobromae, F. aesculi, N. mangiferae及N. parvum引起,且其分生胞子可能為田間之主要感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