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採後處理與外銷儲運之研究

字體大小:A- A A+

計畫名稱: 紅龍果採後處理與外銷儲運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徐敏記
共同計畫主持人:
計畫編號: 111農科-12.1.1-農-C2
計畫主管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計畫執行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植物病理組
全程計畫年: 102
關鍵字: 紅龍果;寒害;採後處理
摘要: 一、 水果常於採收後採收與貯放方式不良造成損壞,導致品質下降及櫥架壽命減低,因此本研究擬針對國內發展中之紅龍果進行研究。根據廖等(2010)研究指出,目前國內栽培面積為1000-1200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23-27噸,產量與日俱增,且紅龍果為具有發展有機栽培與無毒栽培之高潛力作物,因此研發紅龍果採收後處理保存技術及後續外銷貯運技術,以減少農產品滯銷與開發國際市場刻不容緩,且日本檢疫需經過46.5℃飽和蒸汽處理30分鐘後殺蟲方能外銷,新加坡東南亞地區外銷則須到港後維持高品質與櫥架壽命三至五天,因此研究紅龍果採收後貯運保存及檢疫處理後運輸保鮮效果日趨重要。 二、 不同月份紅龍果採收後處理保鮮研究:不同產地與月份因各項氣候因素(氣溫、雨量、日照等),可能影響當月份紅龍果保鮮貯放時間,因此預定調查台灣中部與南部產區7、8月(夏果)至10、11月(冬果)生產之紅龍果低溫貯放情形。 三、 不同貯藏溫度與包裝方式紅龍果保鮮研究:熱帶果樹常因長年生長於氣候較炎熱地區,因此果品承受低溫逆境能力及寒害發生率較高,故擬設計不同貯藏溫度與包裝方式進行紅龍果低溫貯放試驗,並做為未來產業之參考。
資源連結: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