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在調查火龍果之:(1)形態變異及果實品質、(2) 30種基因型之開花物候性及其開花對夜間光照處理之反應、(3)授粉需求、以及(4)常見品種及優良選系之適合套袋材質等。本研究自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連續在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進行2年。依IUPOV標準檢定標準,總計調查了35種火龍果植株之莖、花及果實等形態性狀。結果顯示供試之30種不同基因型之火龍果植株,其莖及果實性狀可歸類於4種不同之群別。第一群為具有白或淡粉紅色果肉,莖直線狀且具有波浪狀突起的莖脊(如H. undatus或其相關種)。第二群為紅色果肉,莖直線狀,且莖脊平滑(如H. polyrhizus或其相關種)。第三群為深紅色果肉,莖彎曲且莖脊凹陷(如Hylocereussp.)。第四種為深紅色肉,莖直線狀且莖脊有波浪狀突起(如Hylocereus sp.)。此外,研究發現有9種基因型在一些重要的果實特性,如果實大小、果重、果皮厚度、果肉率、與糖度等育種目標上具有市場發展的潛力。 在屏東正常火龍果約自5-6月至10月間開花,在高溫下開花期則會早些。不同基因型之植株開花波數及每株每季之開花數也不同,分別約在3-6波及9-40朵花之間。在供試的30種不同基因型植株中,有3種白色及3種深紅色果肉之基因型具有完全自交親和性 (F-SC),有2種深紅色果肉基因型為部分自交親和性(P-SC),其餘22種紅肉或深紅色果肉則為完全自交不親和性。在冬季利用100瓦白熾燈於晚間10時至翌日上午2時連續照光4小時之人工夜間光照處理來測定植株之開花敏感度。相較於白肉種,紅及深色紅果肉種需要較低溫度進行花芽誘導。越早進行暗期中斷(10月10日開始) 成功率越高。所有的基因型或品種,與夏天光照處理者比較,冬季處理之植株其開花波數及開花數較少,但冬果甜度較高,且部分基因型還有果實較大的現象。 研究授粉方法、花粉源對4種的火龍果(越南白、潮洲5號、Orejona及‘F11’)著果及果實特性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之授粉方法對4種不同之營養系植株之著果率 (FSPs) 及果實鮮重 (FFWs) 有不同之影響。’越南白’在人工或天然授粉下皆有較高之著果率及鮮重。以蜜蜂到訪情形言在無天然授粉源的情況下,P-SC型之’潮洲5號’或C-SI型之‘Orejona’ 及‘F11’僅在人工授粉下有較高之著果率及鮮果重。著果率及鮮果重也受花粉來源之影響。‘潮洲5號’、 ‘Orejona’及 ‘F11’需要用與其親和之花粉來授粉始能有適當之著果率及鮮果重,而’越南白’則在自花授粉有最佳效果。不論是否有天然授粉昆蟲的存在,在花中之花藥與柱頭的相對位置可作為是否需要人工授粉的指標。 套袋對3種火龍果營養系 (‘越南白’, ‘竹崎劉’及潮州5號)果實特性及保護之影響的研究。花後7天即進行白紙袋 (P-WB)、黑網袋(NS-BB)、黑塑膠袋(PP-BB)、白塑膠袋(PP-WB)套袋及無套袋等5種處理,直到果實採收為止。結果顯示套袋會影響果實外觀、果皮厚度、果實硬度及果實受傷害程度。其中白紙袋、黑塑膠袋為最佳的處理,它能改善果實顏色及有效降低裂果等生理損傷、鳥害及污斑等。本研究之結果可應用於各品種及改進的栽培方法上,以提高火龍果之產量及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