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果低溫貯運褐斑病特性分析及採後溫湯處理防治技術開發

字體大小:A- A A+

論文名稱: 紅龍果低溫貯運褐斑病特性分析及採後溫湯處理防治技術開發
研究生姓名: 陶柔羲
指導教授姓名: 吳俊達
出版年: 2019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園藝暨景觀學系
關鍵字: 溫湯處理,
摘要: 紅肉種紅龍果(Hylocereus polyrhizus Britt. & Rose)是我國新興外銷果品, 5℃海運3週以上遠程市場常發生褐色病斑,嚴重的病害果腐是長程貯運品質劣變主要原因之一。經本試驗分離鑑定,Alternaria是主要造成低溫貯運期的病原菌,具有潛伏感染特性,採收後或是貯藏期間才會顯現病徵,故無法在採後選別剔除遭感染的紅龍果果實。Alternaria菌絲在5℃生長仍能緩慢生長,5℃培養1週時孢子發芽率即可達到83.2±1.2%,至4週孢子發芽率更高達99.8±0.2%,顯示5℃貯運無法完全抑制Alternaria,因而成為紅龍果長程貯運的重要病害。‘大紅’與‘蜜寶’紅肉種紅龍果採後以60℃溫湯處理2分鐘,可使5℃冷藏4週、20℃回溫3天之‘大紅’ 病害面積顯著減少至22.5±2.8%,較對照組67.7±6.5%低,冷藏3週‘蜜寶’病斑面積也降至13.0±2.4%,也較對照組21.1±3.5%低,果皮無水浸熱傷害且對果實品質、色澤無負面影響。以商業化溫湯處理機操作流程處理‘大紅’、‘蜜寶’、‘富貴紅’海運外銷至加拿大溫哥華(海運25天),‘大紅’和‘富貴紅’溫湯組果實病害面積各為23.2±1.9%、19.3±0.4%,比對照組(38.2±4.3%、45.9±1.0%)低,‘蜜寶’溫湯組果實病害面積27.5±3.9%,與對照組果實27.0±5.1%無顯著差異,但所有果實外觀仍因病斑明顯喪失商品價值。‘大紅’與‘蜜寶’貯前浸泡藥劑溫湯,經4週低溫貯藏回溫後,‘大紅’、‘蜜寶’果實病害嚴重程度分別為7.09±1.06%和3.29±0.56%,較對照組病斑面積53.6±3.9%及51.1±3.8%低,果實外觀具有商品價值,無果皮藥害、風味品質不受影響,且農藥殘留量也符合我國與目標市場安全容許量。因此,該處理技術有潛力應用於紅肉種紅龍果長程外銷採後流程,以改善紅龍果長程低溫貯運病害果腐問題,提高到貨可售率與延長櫥架壽命。
資源連結: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