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期調節對紅龍果產量及品質之影響

字體大小:A- A A+

論文名稱: 產期調節對紅龍果產量及品質之影響
研究生姓名: 張騰維
指導教授姓名: 陳世雄
出版年: 2003
學校名稱: 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 農藝學系
關鍵字: 產期調節、修剪時期、提升地溫、延長光照、fruiting regulation、pruning time、increasing ground temperature、extending light
摘要: "本試驗於2001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台中縣霧峰)進行田間試驗。探討紅龍果產期調節之方法,包括修剪時期、提升地溫和延長光照以及化學藥劑等處理,對紅龍果產量及品質之影響。試驗品種為紅皮白肉種。試驗包括(一)修剪時期處理:分成2001年12月上旬、2002年1月、2月及3月上旬修剪等四種處理。每一處理二十重複。(二)提升地溫(30℃)和延長光照(四小時)處理:分成提升地溫、延長光照、提升地溫加延長光照及對照等四種處理,每一處理十重複。處理期間為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三)化學藥劑處理:以氰胺、2-氯乙醇、電石水及益收倍等四種藥劑。於2002年1月份分四次在白天(9-10時)和夜間(22-23時)處理,分別塗抹藥劑於紅龍果芽刺及全枝條。採完全逢機設計(CRD),以四個尚未結果之一年生枝條,及一個已結果之一年生枝條為一重複,計四重複。 本試驗分別調查紅龍果花芽數、結果數、結果枝數及產量。並分三次進行初期果、盛期果及晚期果食味品評試驗,同時進行市場價格及經濟效益分析。田間試驗結果顯示,紅龍果於2月上旬修剪處理,比提早或延後修剪,可獲得較高之花芽數、結果數、結果枝數及果實總產量。修剪時期對紅龍果產期無顯著差異。提升地溫加延長光照處理比對照處理,可增加平均果重及結果枝數,也可提早紅龍果花芽分化。四種化學藥劑處理則對紅龍果花芽分化之誘導沒有影響,無法提早紅龍果產期。 修剪時期對紅龍果2002年6月至11月,每月產量及比例有相當顯著影響。試驗結果顯示,2月上旬修剪處理,其初期果和晚期果之產量比例,均比提早及延後修剪處理較高。由於紅龍果生產初期及晚期市場價格遠高於盛產期,2月上旬修剪可以有比較高的利潤。 修剪時期對紅龍果品評試驗,初期果以2月上旬修剪處理,品評分數最高,3月上旬修剪處理最低。盛期果以1月上旬修剪處理,品評分數最高,3月上旬修剪處理最低。晚期果則以3月上旬修剪處理,品評分數最高,12月上旬修剪處理最低。在提升地溫和延長光照等處理對紅龍果品評試驗,以提升地溫加延長光照處理,對於初期果、盛期果及晚期果品評分數最高,品質較好。 根據迴歸分析推算,建議紅龍果栽培,修剪最適期為1月21日,可獲得最高產量。提升地溫加延長光照同時應用,對於提早產期最為有效,可提早紅龍果產期32天。"
資源連結: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