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貯藏溫度與1-MCP處理對‘中山月拔’果實品質之影響

字體大小:A- A A+

論文名稱: 不同貯藏溫度與1-MCP處理對‘中山月拔’果實品質之影響
研究生姓名: 鄭棣友
指導教授姓名: 鍾曉航
出版年: 2024
學校名稱: 國立宜蘭大學
系所名稱: 園藝學系碩士班
關鍵字: 中山月拔、宜蘭紅肉拔、1-甲基環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低溫貯藏、寒害、Jong-Shan Yueh Bar、Yilan Red Guava、1-Methylcyclopropene (1-MCP)、low-temperature storage、chilling injury
摘要: ‘中山月拔’(Psidium guajava L.)主要在宜蘭縣頭城鎮地區栽培,屬於更年型番石榴品種,採收後櫥架壽命較短。本研究先進行不同採收成熟度‘中山月拔’果實(綠熟及黃熟)相關調查以確認其採收後生理,接著進行綠熟果與黃熟果於1及5℃貯藏並回溫25℃ 1至3天的試驗。結果顯示相比1℃下貯藏,貯藏於5℃下的綠熟果回溫第1天的呼吸率較低,果皮轉色較為緩慢,果皮褐化程度較為輕微,顯示5℃貯藏7天回溫後的寒害影響較1℃貯藏來的輕微,回溫25℃ 1天可將商品可售率提升20-60%,5℃相比1℃為較適合貯藏的溫度。綠熟及黃熟果實以1-MCP(600 nL•L-1)燻蒸12小時後於5℃貯藏7天回溫25℃ 1至3天之試驗,結果顯示果實經1-MCP處理回溫後呼吸速率較低,回溫第1天能維持較緩慢的轉色,回溫第3天能延緩乙烯生成,回溫期間果皮褐化程度上處理組及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回溫第1天處理組綠熟及黃熟果可售率僅剩22%及6%。‘中山月拔’及‘宜蘭紅肉’果實模擬短程外銷貯運過程試驗,綠熟及黃熟果實以1-MCP(600 nL•L-1)燻蒸18小時後於5℃貯藏1-3週後於回溫20℃ 1天,進行品質調查,調查品質、寒害症狀及可售率等項目,結果顯示‘中山月拔’失重隨貯藏時間而緩慢增加,與1-MCP處理沒有顯著相關,貯藏1-3週後及回溫1天後能觀察到1-MCP處理過的果實相比對照組維持較高硬度。貯藏回溫期間觀察到1-MCP處理除了緩和褐化程度也降低腐爛的發生。可售率隨貯藏時間而下降,1-MCP處理也可顯著將可售率提升20-40%。‘宜蘭紅肉’番石榴貯藏1-3週後1-MCP處理過果實亦能維持較高硬度,回溫1天後則無顯著差異,1-MCP處裡同樣緩和褐化程度,降低腐爛發及提升可售率10-35%,兩種品種經1-MCP處理後相比對照組在總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酸及抗壞血酸含量無顯著差異。模擬常溫宅配試驗,將‘中山月拔’黃熟果果實重新包裝,放入4個市售禮盒用紙箱中,每組皆採用不同包裝,接著放入市售聰明鮮1-MCP燻劑。使用聰明鮮有效維持果實硬度,降低失重率,其中又以慣行包裝番石榴的使用效果最好,其次是舒果網包裝,在品質分析及外觀維持則較看不出使用聰明鮮搭配不同包裝與對照組的差異。
資源連結: 前往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