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紅龍果莖部潰瘍病之研究

字體大小:A- A A+

論文名稱: 臺灣紅龍果莖部潰瘍病之研究
研究生姓名: 葉洹瑜
指導教授姓名: 孫岩章
出版年: 2012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 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研究所
關鍵字: 紅龍果、莖部黃點、莖部潰瘍病、Neoscytalidium、pitaya、stem yellow spot、stem canker、Neoscytalidium
摘要: 紅龍果為仙人掌科(Cactaceae),三角柱屬(Hylocereus)之多年生攀緣性多肉植物,病蟲害問題較少於其他作物,為臺灣新興果樹之一。近幾年來於臺灣各地之紅龍果果園常發現紅龍果莖部表面有黃點、紅點及潰瘍病徵,連果實表皮上也發現遭受黃點危害,造成賣相不佳,甚至果實腐爛。故本研究從2011年夏天開始至宜蘭、花蓮、彰化、南投及麥寮之紅龍果果園進行病害調查,採樣及病原分離、鑑定等工作,經病原分離所得到之分離株皆以菌落型態呈黑色之菌株佔最大比例,但分離率約僅為50%。經三種病原性測試,包括針刺接種、金鋼砂接種及孢子懸浮液噴灑接種,發現皆可於紅龍果莖部表面產生與田間所見相同之病徵,並且可再分離得到相同之病菌,故確定此一黑色菌株為造成紅龍果莖部黃點、紅點及潰瘍病徵之病原菌。因本病最近已被發表報告並命名為莖部潰瘍病,故本研究採用此一名稱,稱之為紅龍果莖部潰瘍病。本病病原黑色菌株於PDA平板培養基上菌落初期白色,待長滿培養皿後,從菌落中央開始往外變黑,即見產生節生孢子。其節生孢子為圓柱形、鈍橢圓形到甕形,深褐色,厚壁,0至2個隔膜,於病原菌接種之枝條上可發現產生柄子殼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為橢圓形至卵形,端點圓形,0-1個隔膜。依上述型態鑑定及ITS分子鑑定結果,可將本病菌鑑定為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此病原菌菌絲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於15℃生長緩慢,於40℃之環境下仍可生長,對照病原性測試結果可得知溫度較高時有利於發病。在藥劑防治測試方面,發現以24.9%待克利乳劑(EC)及23%菲克利水懸劑(SC)對菌絲生長抑制效果最佳。本研究於田間調查、病原性測試之結果上皆證明本病原可產生局部莖腐,但目前尚無法排除其他微生物複合感染或二次感染之可能性,故仍需後續研究探討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與局部莖腐之間的關係。
資源連結: 前往查看